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介绍
|
|
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启动仪式暨儿童少年教育高峰论坛于3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3月26日,“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主席安德烈·罗伯弗洛尔德先生,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女士为大会致辞。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专家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梁志燊教授作了课题的开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课题的宗旨、目的、意义以及课题实施、申报的细则,并就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答疑。启动仪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主持。 顾明远先生从课题的意义出发,提出要真正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实质,与中国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本土化,并建议专家和一线教师相结合,中国专家和外国专家相结合,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思想的丰富做出重要的贡献。柳斌同志认为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角度来看,引进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合适的,但引进来的同时一定要继承和总结我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理论,并且要与中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相结合,用进步的理念、科学的理念、合理的理念去改造不合理的东西、陈旧的东西、违反儿童少年发展规律的东西,回归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良好的、有效率的、诱惑力的教育体系,把课题做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更好的贡献,在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去的突破性进展。安德烈主席认为当前中国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有两大优势,一是对早期教育重要价值作用有了普遍的认同;二是我们的早期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是教育的主体。他指出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在中国环境背景下应用蒙台梭利教育的原则,将蒙台梭利教育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解决如环境、材料和语言等方面的挑战。卢乐山教授再次重点提出要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精神和实质,要用发展的、而非静止的眼光看待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不偏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去发挥创造性。 27—28日,“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儿童少年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论坛邀请了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考官、顾问玛利亚·特蕾莎·维达莱斯(Maria Teresa Vidales)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中国区总干事陈会昌教授,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考官、蒙台梭利职业教师培训的高级培训师香农·海尔弗里奇(Shannon Helfrich)女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史静寰教授,分别作了“适应的历程”、“儿童心理的和谐发展”、“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下的中国儿童教育改革”、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四个专题报告。 维达莱斯女士就《适应的历程》这个主题,系统地讲述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的精神和内涵,重点解读了蒙台梭利提到的“吸收性心智”,强调“孩子适应的历程是关于他的身体、他的心智和他的感情的适应的过程”。陈会昌教授就《儿童心理的和谐发展》主题从价值观养成、自控力的培养、兴趣的激发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四个方面展开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座。他强调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出要尊重儿童天性,顺其自然。他引用双生子试验的案例阐述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能让更多的家长惊醒,要全面考虑孩子的个性发展,遗传基因不能忽视。史静寰教授就《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下的中国儿童教育改革》主题展开了论述。她以问题“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开始谈起,强调早期教育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问题,引导与会者一起回顾古今中外儿童观的发展历程,精炼出对教育的理解。海尔弗里奇女士以《社会凝聚力建构社会》为主题,深入讲解蒙台梭利的思想。讲座讲解了如何教育儿童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能够让对方接受,让儿童明白不恰当的行为会阻碍与他人的交往等。 “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对比、总结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寻找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将中国文化元素与一般意义上的蒙台梭利教育整合起来,更好地推广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和浙江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承办。中国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郭景皓、浙江省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园长陈爱娣出席了会议;来自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院所及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代表近百人参加了课题的开题仪式和论坛。
|
|
|
上一篇:“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儿童少年教育高峰论坛暨课题启动式在北京举行(2010.3.26) |
下一篇:“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组对浙江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进行了评估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