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图片新闻|    编读往来|   网上报名|    证书查询|
| 关于协会 | 最新动态 | 幼教新闻 | 幼教人物 | 资深专家 | 课题研究 | 认证项目 | 下属单位 | 童心探秘 | 海外幼教 | 入会申请 | 文档资料 | 投稿专区 |
  发表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共浏览16625 次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幼儿园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幼儿园赏识教育是指教师承认幼儿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对幼儿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但在幼儿园赏识教育中仍存在赏识不公平,赏识不及时不客观等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教师树立正确的赏识理念,掌握赏识的艺术,在评价幼儿多采用肯定性评价与家长合作共同实施赏识教育等方面。
关键词: 幼儿园  赏识教育  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赏识教育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尊重幼儿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幼儿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幼儿的可贵之处,并给以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幼儿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以及“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爱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幼儿,充分分析幼儿的个性差异,了解幼儿的身心需要,进而有效实施赏识教育。但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当前幼儿园赏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实施赏识教育,是应该关注的话题。
一、幼儿园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一半天晴一半雨
作为幼儿教师,经常意识到对乖巧的听话的小朋友,能做到播撒赏识的阳光,但是对淘气的幼儿就无法心平气和地进行赏识,不知道该如何赏识,在那些方面进行赏识,尤其是在他们犯错的情况下,忘了鼓励反倒讥讽,大声地指责:“怎么这么笨啊!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是这样写,怎么还是写错啊,真是死不改悔。”事实上,赏识要公正公平,对所有幼儿要一视同仁,不能以感情取舍厚此薄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地个性特长,教师不能一刀切, 设置分层发展目标,通过赏识,看到幼儿的进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2.时过境迁冷铁难热
延迟奖赏效应也告诉我们:为了产生最大的效应,赏识必须及时。如果延迟赏识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反应消退的趋势。幼儿教师工作有些繁杂,对某些幼儿的进步经常因忙乱没有及时的赏识,如:在 一次课外体育活动中,平时不擅长运动的丁丁,在往返接力中很卖力,超过了其他小朋友,但因为时间关系,教师没有点评就下课了,丁丁一天都闷闷不乐,直到第二天,老师才从家长口中得知丁丁为什么会情绪低落。幼儿最需要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如果老师没有对他们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就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赏识要迅速及时,一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要立即抓住有所表示。
3.千篇一律味同嚼蜡
在幼儿园,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号“棒棒棒!你真棒!你是大家的好榜样!”一些研究表明,这样公式式的表扬口号对幼儿无法长期产生激动和喜悦的感觉,教师没有针对幼儿差异、个性赏识,评价千人一面,重复唠叨,会使幼儿感到赏识无意义和空洞。另一方面,不同幼儿对不同赏识的反应差异也是比较大地,同样一句赞美,对从未得到老师表扬的差生可能是平地一声惊雷电闪火明,对听惯表扬的优等生可能是湖里掉针没有涟漪。
4.空口无凭实证为据
赏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表扬,而是在理解幼儿基础上,欣赏幼儿所做出的反映,包括口头、体态、行动等多方面地表现要有具体指导。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赏识经常只停留在口头的表扬,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如对待绘画特长的幼儿的赏识,教师多是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的夸奖,而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赏识教育除了口头表扬,还应该引导幼儿去观察事物,使孩子认识事物,开阔眼界,增加知识,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欣赏美的东西。只有将赏识渗透在具体的交流中,渗透在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幼儿进步发展成长成才。
二、幼儿园实施赏识教育有效策略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能抓住幼儿闪光点及时鼓励适度赏识,能激发起幼儿的自信和兴趣,成为进步发展的动力;对平时批评多、表扬少的幼儿来说,赏识教育犹如雪中送炭,能获得批评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赏识不到位,做法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事倍功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赏识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势在必行。
1.教师要树立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赏识教育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本身,着眼于人的将来发展。在幼儿园实施赏识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学会用赏识的眼光、手段、方法去挖掘、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去促进幼儿好的方面得到巩固,继续发扬,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教育的效果。
3-6岁的幼儿孩子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塑性很强,自我意识尚未形成,自我评价能力却比较低。赏识孩子,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 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应该从全方位的视角来实施,如当幼儿取得成功或受挫失败时,教师应用肯定性、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等。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 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等等。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也可采用奖小红花、插小红旗、贴大苹果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信任,从而使其充满信心。
2.赏识教育要具有艺术性
(1)方式艺术性——因人施赏
首先,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有的孩子对美的感悟力极强,有的对运动情有独钟,有的在数学方面表现非凡……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 要允许他们有各方面能力的差异。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教师应把握好赏识力度,不同特点的幼儿赏识的程度不同,要因人而异。对胆小内向的幼儿要多肯定、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幼儿,要多提新要求,要帮他们克服不良习惯,适当赏识。
(2)时机的艺术性——赏识及时
如果对幼儿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不是趁热打铁而是事过境迁后再进行赏识,就会削弱赏识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一些表现一般的幼儿,他们最需要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如果老师没有对他们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就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延迟赏识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反应消退的趋势。
(3)原则的艺术性——赏识客观
任何的赏识都应让幼儿感到有理有据,是对自己主观努力和能力的肯定。勃勒非提出表扬一定要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而且是在有客观的证据直接表明进步与成就出现时给予,要向幼儿说明理由,使之归于努力和能力。切忌笼统地表扬幼儿,让幼儿不知所以然。比如,对平时吃饭撒饭的小朋友,这次吃的真干净,老师不可以只说“今天你做的很好”,内容不够具体。老师可以说:“今天你没吃饭这么干净,老师很高兴,以后还要继续啊!”让幼儿明白因为什么受到表扬,以激励他上这样的行为再次出现。
(4)辩证的艺术性——赏识教育要与其他教育有机结合
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师教育幼儿就像种花要施肥浇水,修枝剪叶一样,赏识教育就像施肥浇水,批评、惩罚教育就像修枝剪叶。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幼儿具有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且自我意识的判断一般都来自外界,如果教师一味的赏识,容易造成幼儿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好的。在幼儿犯错的时候也需要实施其他的教育方式,但一定要注意方式。
3.教师树立肯定性的评价观
美国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幼儿的奥秘概括为“信任幼儿”四个字。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相信儿童,解放儿童”,也是把相信幼儿放在首位。幼儿是一个发展的但还不成熟的人,教师应坚信每个幼儿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坚信幼儿能行,应成为评价幼儿的出发点。每天幼儿一到园,老师就应该热情的问候他们,指出今天他的进步和不同,如“今天你看起来好精神哦!”“今天你都没有用妈妈帮你背书包,真棒!”等等,十个手指有长短,幼儿也是层次不一,特别是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现一般的幼儿,多给他们肯定性评价,抓住这些幼儿身上的一点闪光之处,通过“小题大作”,达到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的目的。
4.家园合作共同实施实施赏识教育
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仍只对对幼儿认识多少字会算算术十分关注。但是,对幼儿发展过程需要的肯定与信任注意不够。许多失败的家长没有用赏识的眼光凝视自己的孩子。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两股力量拧在一起,形成赏识共教合力。
一方面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更新家长观念,告诉家长每个孩子自身都存在优点和缺点。父母应承认接受这些优点和缺点, 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如何正确实施赏识教育,针对不同幼儿,与家长交流赏识教育的艺术。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理解孩子。”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意识到相信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

 

参考文献:
[1]周弘. 赏识你的孩子[M]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 [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山平,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袁国萍. 给点雨露就茁壮--关于幼儿园赏识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9,(1)

 

姓名:闫慧娟  女  1985年出生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通讯地址: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研究生    
邮编:400715
联系电话:15909339338
邮箱:yanhuijuan123@126.com

 

 


上一篇: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下一篇:幼儿教师的自我减压法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福禄贝尔(Friedric [35726]
 ·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蒙台梭 [26635]
 · 李淑英—蒙台梭利专家 [26120]
 · 专家名片—卢乐山 [2190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中国幼儿教育专家协会版权所有 2000-2010
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邮编:100000
电话:010-57293993 邮箱: server@cceea.org QQ: 964917677
页面执行时间:187.988毫秒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