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乐山近照
卢乐山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的教育家,继承祖业,立志从教(外祖父严范孙创办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祖父卢木斋创办天津木斋学校)。卢先生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专攻幼儿教育,获学士与硕士学位。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进修。1950年回国,应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奠基人
卢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是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首任导师。卢先生在北京市幼教界名声显赫,深受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尊重和爱戴。在五、六十年代,卢先生亲授专业基础课程“学前教育学”。为配合学生的见习与实习活动,卢先生经常深入北京的幼儿园,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帮助提高幼儿园老师的业务水平。自1993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先后获国家多项奖励,如“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少年工作者”、“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在二十世纪中国妇运史上记载着您的辉煌”奖。
组织编写新中国第一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用书
1950--1956年,教育部先后聘请两位苏联专家在北师大指导工作。卢先生时任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她带领教研室教师、本科高年级学生、全国来师大进修的教师向专家学习。这期间,教育部向北师大下达由苏联专家指导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的编写任务,卢先生负主要责任。她领导、组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和北京市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历时两年完成了文字部分的编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用书。本书在向全国征询意见期间,对全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在1958年的‘教育大批判’中遭到批判,本书未能正式出版)。
我国幼儿教育界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的奠基人
改革开放后,卢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开放的胸怀重新投入幼教改革。1982年成为我国第一位幼教硕士生导师,1985年成为首届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导师。八十年代初她组织北京市幼师和北京市幼教教研室的同事进行学前儿童创造性角色游戏的实验性研究,指导北京市一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并撰写论文论述开展此类游戏的方法;1985年完成专著《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由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的书籍,为以后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开展研究和实践做了前期的学术准备。1994年蒙台梭利教育正式引进我国,在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和北海幼儿园开设实验班,卢先生被聘任为该课题研究的顾问。
晚年开辟家庭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卢先生通过讲座﹑写文章﹑口述以及参与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等活动,发表对家庭教育的见解。阐述家庭应有的教育观及方法。强调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卢乐山先生是我国当代学前教育界资历深厚、学问精深、德高望重的幼儿教育家,一生献身幼儿教育事业, 92岁高龄仍笔耕不辍。2002年北京师大教授文库出版了《卢乐山文集》。2006年中央教育电视台为她拍摄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家”专集。 卢乐山先生的声望誉满全国,是学前教育界的一棵不老松。
(北京师范大学提供)
个人简介:
卢乐山,女, 1917年6月出生于天津,后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教育系和燕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专攻幼儿教育,一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950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学和研究。
卢乐山教授曾任全国妇联常委、第六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常委,妇女委员会主任等职,先后荣获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少年工作者”、全国妇联、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全国妇联颁发的“在二十世纪中国妇运史上记载着您的辉煌”奖、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中国内滕国际儿童奖” 等多项国家奖。
她是我国幼儿教育界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85年完成专著《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由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的书籍。为以后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研究﹑实践做了前期的学术准备。
卢乐山先生一生献身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现年九十二岁高龄仍笔耕不辍。两年前中央教育电视台为她拍摄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家专集。2002年北京师大教授文库出版了《卢乐山文集》。她的声望誉满全国。

60年代卢乐山教授为教育教学讲习会作报告

2005年卢乐山先生摄于政协礼堂

1988年—2003年卢乐山(左二)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时与陈慕华(右一)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面

2002年与丈夫(著名药理学家雷海鹏先生)和怀柔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