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图片新闻|    编读往来|   网上报名|    证书查询|
| 关于协会 | 最新动态 | 幼教新闻 | 幼教人物 | 资深专家 | 课题研究 | 认证项目 | 下属单位 | 童心探秘 | 海外幼教 | 入会申请 | 文档资料 | 投稿专区 |
  发表日期:2010年11月9日  共浏览2384 次   出处:蒙台梭利基金会(台湾)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常见蒙台梭利问与答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谁?

  她是一位意大利籍的医生和教育家;也是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在本世纪初期,她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而提出的教育方法,不仅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与作法,也深深影响了后代。她将其一生贡献于儿童教育。当她在1952年辞世时,已备受世界各地的瞩目与尊重。

  

她为何要提出[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女士经过多年科学化的观察,她发现传统学校在下述两方面犯了严重的错误:一是孩子的学习开始得太晚;二是孩子被迫融入以大人尺度为基准的世界。因此,她的教学法特别着重在提早发觉孩子的潜力,以及创造一个完全配合孩子学习需求的环境。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学法]?

  它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以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的需求与学习能力。当孩子在0~3这段无意识学习状态时期,完全未受成人影响之前,是他的学习力最完整的时期。因此,当孩子置身在一个透过感官及动作从事学习的预备环境中(教室)时,他的需求、欲望和潜力便自然流露出来了。

  

[敏感期]是什么?

  蒙台梭利博士观察到,孩子在某段年龄期间,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露出强烈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她称这种现象为「敏感期」。

  

请为[敏感期]举例说明

  以语言的敏感期为例,它出现在孩子生命的头四年,而孩子也是在这段期间学会讲话的。在语言敏感期间,孩子为了征服学习语言的棘手问题,其所流露出的坚持、精力和智能令人讶异,但这些状态将不会在他往后的生命中再次出现。换言之,一个已经经历过语言敏感期的成人,当他要再学习另一种语言时,绝不可能像他在敏感期间学习母语时那般地容易。

  此外,在孩子生命中的头几年,他还会对秩序、精确的动作、感官的刺激、和人相处等,显露出同等强烈的热爱,蒙台梭利博士称这些现象为[秩序敏感期]、[动作敏感期]、[感官敏感期]以及[社会性发展敏感期]。

  由于孩子的脑部发展是在八岁时完成的,蒙台梭利博士所观察的敏感期都是在此之前出现。而这些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敏感期,也已被近代有关脑部结构及发展的研究所证实。

  

蒙台梭利教具背后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每一种蒙台梭利教具都是感官导向的教具;它们均依循同一个设计原则:带领孩子不自觉地从简入繁、从具体到抽象地学习。所有教具的设计还能让孩子在操作中自我检查错误;因此,当错误产生时,孩子不但可以自我察觉到,还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人帮助而改正过来,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可确保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成功。这种「能力产生信心、信心再产生能力」的循环,将会推动孩子不断的求知欲及工作欲望。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发展期创造力?

  蒙台梭利博士深信,孩子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对真实事物认知的累积上;而其创造力则是从孩子对周遭真实事物的种种印象中所培养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孩子拥有了对真实事实的印象后,才有可能发展出有意义的创造力。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是否得到应有的重视?

  蒙台梭利博士确信,在孩子尚未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识之前,太强调其社会性发展是徒劳无功的。因此,蒙台梭利的学习活动会以协助幼儿展露自我及发展潜力为先。只有在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不同于别人时,他才会知道如何善用和他人分享、合作及互相尊重的机会。

  

混龄班的益处有哪些?

  在满足每一位孩子因个别发展而产生的个别需求方面,混龄班的灵敏度比传统的分龄班要高出很多。同一位孩子,也许在某项学习上需要和比他年长的同伴一起工作,而在另一项学习上,则和较年幼的孩子一起比较妥当,但是,他还是需要和同年龄的孩子相处,才符合本身的社会化。也只有在混龄班的架构下,孩子才可能拥有以下的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依照自己的速度进度、独立地工作或是寻求同伴的合作。

  

蒙台梭利教室一班应有几位学童?

  蒙台梭利教室一班通常可以容纳30~35位的幼儿。只要孩子之间的年龄层差距适当,而孩子们又具有足够的独立性,孩子互为彼此的老师将可成真。

  

老师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老师担任的角色包括:引导者、观察者、教室环境的维护者,并且让孩子透过本身的活动达到自我教育的机会。

  老师费心地准备教学环境,加入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孩子兴趣的教材,而删除对孩子学习形成障碍的成分;她示范教具操作的方法,鼓励孩子亲身去尝试;时常观察孩子的工作,协助孩子克服困难,并在需要的时候,重新调整孩子的注意力或兴趣点。

  

什么是蒙氏教育的自由观?

  [自由]是蒙氏教学的一个终点目标,而不是一个起始点。一个真正自由的孩子已经能够慢慢展现潜能,比较喜欢自行思考解决问题,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能够请求协助,并且接受指导。

  一个不能自律、未经琢磨的孩子并不自由,他不但是随自己内在欲望所控制的奴隶,而且还会过度地依赖别人。一个真正自由的孩子,长大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自由的大人。随心所欲并不能让他自由,教导他如何去做正当的事才能让他明白自由的真谛。

  

什么是蒙氏教育的纪律观?

  蒙台梭利所谓的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律]----这是发自孩子对蒙台梭利工作的兴趣而培养出对自我的行为控制。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很多所谓缺乏自律的孩子,实在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激励而心生挫折;如果把他们放在她所预备的蒙台梭利环境里,假以时日,应该会快乐些,也可学会些许的自我控制。

  

几岁是孩子恰当的入学年龄?

  理想的年龄是三岁。年龄稍长的孩子恐怕已错过许多宝贵的[敏感期],而无法蒙氏教育所能给予的最佳训练。

  

学龄前的幼儿教育是不是一项好的投资?

  现代教育家已经了解:不良的学习动机和工作习惯根源于孩子早期的学习经验和环境。如果幼童自然流露出的学习欲望受到适时的鼓励与满足,就能奠定日后成功的基础。

  

蒙台梭利教师师资培训的内容为何?

  蒙台梭利师资训练中心遍布世界各地,内容包括理论课程、熟练教具操作、教室观察,以及实习经验。部分训练中心也在假期中开设研习班。

  

在台湾的蒙氏教育推动者,是否熟悉现今幼教界的最新实验与发现等信息?

  沿袭玛丽亚.蒙台梭利的实用和实验教学传统,蒙氏教育者应该熟悉并且幼教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老师应该与其它领域的教育家互相交换意见,并且更要鼓励蒙氏教师去学习对本身或学校有益的课程。如果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但能让孩子受惠,更与蒙氏教育精神相契合,老师就应该将它们带进教室里。

  

家长应该如何与蒙氏教育相互配合?

  家庭不应该是学校的延伸。孩子和父母之间互爱互重的亲情关系就是孩子日后成长最需要的根基。孩子在学校的活动可以用下列的方式加强:允许孩子参与家事活动,让孩子更方便自我料理,偶尔放慢并迎合孩子的生活步调,忍受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以及维持一致的管教方式。

  蒙氏教育的目的旨在于:协助孩子发展各方面的潜能、基本常识、思考方式、人格教养,以及培养孩子天生的学习本能。


 


上一篇: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发展概要
下一篇:蒙台梭利详细生平介绍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福禄贝尔(Friedric [35726]
 ·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蒙台梭 [26635]
 · 李淑英—蒙台梭利专家 [26120]
 · 专家名片—卢乐山 [2191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专题报道 | 图片新闻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中国幼儿教育专家协会版权所有 2000-2010
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邮编:100000
电话:010-57293993 邮箱: server@cceea.org QQ: 964917677
页面执行时间:187.500毫秒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