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学楼,刚给本科生上了一下午课的张燕老师坐在记者面前,还有两年,这位满头白发的学前教育专家就要离开校园。在她眼中,她的学生和他们组建的四环游戏小组是她最引以为傲的财富。
2004年的夏天,张燕老师在一次课题调研中和自己的学生走进了四环农贸市场,学生们挨个问那些当时已经二十六、七岁的外来商户:“需不需要幼儿园,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有什么要求?”
这样的调查在这些刚安顿下来不久的外来商户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些大学生要给咱们孩子办幼儿园啦!”——这些在北京已经立足的外来人口太需要一个能托管自己孩子的地方了。
调查完毕后,一些学生认为任务已经完成,张燕却发现了这个农贸市场现实而紧迫的需求,认为不应让那些家长失望,于是动员自己的学生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小组。
刚开始的时候,市场管理处的管理员们仅让他们在管理处的院子露天空地开展活动,因为他们认为:“你们这些大学生,热闹一下也就行了。不信你们能坚持个一年半载的。”
没想到这些大学生一连半年,每天上午轮流来,连周六周日都没休息,这感动了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们专门给其开辟了一个免费使用的仓库,让他们在这里活动。他们一是为大学生的热情所感染,同时也是为了给市场的孩子一个呆的地方,改善市场环境,互利互惠。
在第一次搞活动的时候,这些毫无经验的大学生看着一群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异常“野”的孩子,显得手足无措,这让站在一边看新鲜的家长难免不信任他们。但这些志愿者凭着热情和韧劲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取得了家长和市场管理处人员的信任。
他们从几乎一无所有到得到适合孩子们的桌椅、玩具图书。那些玩具和桌椅都是家长们自己制作的,同时,游戏小组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宗旨,建立了必要的规范。
“因地制宜,能者为师,就地取材”,这就是他们进行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探索的原则。在他们的活动教室,记者看到几乎所有的装饰和玩具全部是由家长用市场里的废弃材料制作出来,每位家长还主动每人每月交20元作为活动基金,并把账目写出挂在墙上。活动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张燕注重的是社区化的造血功能,希望这个机构能够在这个市场里提供一个启蒙的作用,让这些家长真正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实现良性的自我教化。
在交流中家长与大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家长们都愿意和这些热情无私帮助他们的文化人打交道。每当有小组里的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们都会组织活动欢送,还给这些大学生送礼物。而每年的年底,市场管理处也会赠予这个小组几百元现金以表示支持鼓励。
由于国家对于这样的教育组织尚未有明文规定,他们也缺乏资金支持,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市场管理处担心这个活动小组会给自己带来连带责任,一但有风吹草动,马上让其活动停止,手足口病、非典期间这个小组都停过很长时间。
如今校园安全事件的频发也让四环游戏小组付出了代价——他们将不再被允许在这个市场的仓库里活动。但这些志愿者化整为零,组成小分队每天直接去和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的形式对这些流动儿童进行关爱。
这几天,这个仓库的东西在陆续清空,市场工作人员劝这些大学生把剩余的东西卖掉,老师们却都想将其还给家长。他们正在四处寻找更加合适的地方继续进行活动,哪怕是户外露天的空地也可以。(记者 车辉)
|